不知不觉中《长春中医药大学报》已经迎来了第600期。600期校报记录了学校发展建设的光辉历史,见证了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长中医学子的青春记忆。校报的成长也承载着大学生记者团每个成员的坚守与执着,他们在岁月里留下印记,在平凡中造就了辉煌。让我们以校报600期为契机,走进他们的心灵,聆听属于他们的声音,一起走进属于他们的记者故事。
祝志岳:始于热爱,终有所获
祝志岳,级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任继学班”学生,年年担任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现为我校级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持人: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加入大学生记者团呢?
祝志岳:我受到父亲影响很深,我的父亲也是一名记者,小时候总能看到他埋头写稿时一丝不苟的神情,甚至很多次都忘记了吃饭。他对记者工作的热爱与负责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在刚上大学了解到有大学生记者团这个组织时,我就积极地参加了。
主持人:我看到校报合集中,你的稿件数量很多,关于写作你有什么诀窍吗?
祝志岳:我当时确实写过挺多稿子,加入之初,原本要求是一个月写一篇稿子,但我一般能一周投稿两篇。其实我觉得首先是因为热爱文字,因为热爱,所以总是喜欢把我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
主持人:在记者团工作的日子里有哪些记忆深刻的经历吗?
祝志岳:我还记得在记者团的第一次采访,跟学长学姐一起去到了任继学班。刚入学时对学校的很多事情还不熟悉,到任继学班的时候是冬日下午四点钟,到现在我还记得任班里莘莘学子学习时的状态,那儿的教室很冷,当时的桌子椅子还很破旧,这环境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任班的同学专注于自己手中的经典,丝毫不在乎环境的严酷。这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向往任班的种子,渴望能够进入这个优秀的集体,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主持人:你觉得你在记者团有哪些收获呢?
祝志岳:在采访中我总是能接触到学校更优秀的同学和老师,让我更有动力向前。在研究生期间,我还做过创新创业项目,我相信这是在记者团期间独立带队采访、写稿子锻炼出来的策划能力和沟通能力,我很感谢记者团给我带来的成长,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主持人:有什么想对校报记者们说的话吗?
祝志岳:岁月更迭,时光变迁,校报是历史的见证,我曾目睹那些年华,今后的路,万水千山,纵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于曾经的记者团、如今的木笔花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坚持下去,不辜负自己的学生时代,运用好记者手中的笔,去记录属于你们的美好瞬间!
王智饶:新旧转折中有所思悟
王智饶,级中医学专业学生,年年担任记者团团长,现为我校级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持人:你在接手记者团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王智饶:回看记者团近些年历史,新旧媒体方式在不断碰撞,微博、微信、短视频这些新兴媒体不断发展,以直观便捷的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校报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发展。新兴媒体更像是信息交流,但校报却越来越像是一张名片。
主持人:那你觉得这样的情形下报纸该怎样出呢?
王智饶:我觉得报纸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深入报道,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会比荧屏上的词条更加打动人心。深入报道会是新兴媒体无法取代报纸一个重要原因。我觉得报纸就应该往深度转变,从多维度深入挖掘那些感人的故事,这也就要求校报记者应该努力去突破固有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思维框架之中,用发散思维写作。
主持人:这些媒体的新旧转折让你有什么收获吗?
王智饶:收获是一定会有的,像语言能力、组织能力都会有提升,尤其是个人的思维方式,慢慢从单纯到多维。不管是采写还是学习,这些也让我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学会冷静分析现状。
主持人:校报600期了,你有什么想对校报记者们说的吗?
王智饶:校报不仅记录校园的大事小情,也见证了我的成长。犹记大一面试时我们紧张青涩的面庞,记得青珣树下、白术居旁我们忙碌的身影,而如今已长成大人模样。我为曾经是一名学生记者而自豪,愿你们也能以成为一名媒体人而骄傲。“铁肩荷责,妙手华章”,愿长中校报岁月不老,青春永驻。
孙立新:在变革中开拓创新
孙立新,201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年年担任学校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分管采编部)。
主持人:由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变成现在的木笔花工作室,你认为期间多次变革给整个组织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孙立新:这两年记者团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学校党委宣传部对下辖的三个学生组织进行融合,成立了学校融媒体中心,人员也进行了调整,记者团也顺应形势、应时而变,更名为融媒体中心木笔花工作室。在这期间,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经历一系列变革,在变革中经受考验,在考验中不断摸索融合媒体时代下,校报的发展与建设,这也为学生采编队伍提出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学生采编队伍如何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下的纸媒发展。
主持人:这样的改革对校报编辑工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孙立新:改革以后我们依然是校报的记者,协助老师进行校报编辑,但改革后的采编部人员配置发生了很大变动,这期间,也存在一定的人员流失情况,也有不适应部门发展变革而退出的成员。但好在我们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留下来,留下来的校报记者都是发自内心真诚热爱校报编辑工作,这些都是校报记者团的铁粉。我很感谢这些留下来的小记者们,在传统媒体越来越需要深度变革的今天,他们依然能用一颗火热的心走向校园的每个角落,坚持深入报道,这样的热情和决心让我感到很欣慰。
主持人:在采编部任职期间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吗?
孙立新:我觉得每一篇稿子的打磨、每一次变革都是难忘的,因为这些都是考验。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疫情,因为疫情不能返校,但是校报编辑依然要正常进行,于是我们便开展线上安排任务、线上编辑交流,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适应疫情对校报编辑工作的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采写任务。
主持人:那你对木笔花工作室的记者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孙立新: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现已更名为木笔花工作室,但不论如何变革,这里都是一个快乐温馨的大家庭,希望各位校报记者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同努力让我们的记者团越来越好。
刘宇昕:56172523,传承热爱的密码
刘宇昕,2013级中药学专业学生,2015年-2016年担任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现就职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主持人:你在担任团长期间,记者团和校报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呢?
刘宇昕:我是2015年出任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的,当时学校党委宣传部只有大学生记者团这一个学生组织负责校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宣传。新媒体发展越来越迅速,师生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转变,记者团顺应形势相继成立新媒体部和杏仁传媒工作室。但是纸质读物是不会被取代的,很多人依旧喜欢翻阅报纸,而校报作为学校内最大的纸质读物,发挥着和校内师生、校外同行交流的桥梁作用。校报也在不断探索创新,2015年,校报由原来两张八版的小报变成了对开四版的大报。
主持人:你如何形容在记者团尤其是成为团长后的经历?
刘宇昕:在记者团能够有机会采访各种大咖,提升了自己的文字功底,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成为团长之后在宣传部老师和团员们的支持下,更是从多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记者团学会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到现在都受益。
主持人: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什么原因让你继续承担校报编辑的工作?
刘宇昕:我比较喜欢纸质版的读物吧,尽管当时新媒体飞速发展,但是纸质读物仍然不可替代,新媒体在我这更多是作为一种能力,学会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了。我也很喜欢记者团这个组织,大家是因为热爱聚在了一起,来自不同学院的“记者们”,因为记者团相聚,到现在都一直保持联系。
主持人:在这段期间有哪些让你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呢?
刘宇昕:记者团为了让校报能够更加受欢迎,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大家总是聚在一起奇思妙想,那段时光很难忘。印象中500期才刚刚过去,当时也是找了历届的记者团团长写了文章,首次做了记者团沿革,还画了一棵大树将记者团大事件都列出来了。到现在600期都已经来了,感觉现在这样的采访场景都很熟悉,现在想想,真是怀念,怀念上学的日子,怀念在记者团的时光,怀念那个到现在也不会忘的“86172523”。
主持人:有哪些话想对校报和记者团(现木笔花工作室)说的吗?
刘宇昕: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记者团是一种传承、一个信仰。感谢每一位成员让曾经的记者团变得越来越好。时光飞逝,我们在祖国各地迎来了校报600期的到来。希望木笔花工作室的小伙伴能够永远怀抱热忱,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成为自己的光。
罗瑛:多维发展打造专业团队
罗瑛,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8年-2019年担任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团长。主持人:以你在记者团的经验,你认为对记者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罗瑛:记者团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组织,记者团的小记者是长中医发展历程的记录人之一,所以媒介素养与新闻宣传能力对记者团的成员来说尤为重要。我还记得在记者团时,老师曾说:“宣传需要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作为记者不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信息,还要学会将其转化成文字。
主持人:记者团的记者们是怎样在这方面提升的呢?
罗瑛:为了提高记者团成员的媒介素养,学校持续举办了新闻媒介素养能力提升班,这个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新闻宣传素养。当时请了很多专业人士来为我们进行培训,从新闻采编到新媒体建设,从融媒体思维到摄影摄像……这对于记者团来说是一次能力提升的绝佳机会。
主持人:从后期的校报编辑中,你觉得这次培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罗瑛:校报编辑需要一支具备宣传能力的队伍,专业化培训正是让校报记者培养这种能力。在这次培训过后,小记者们在发现新闻、收集素材、文字写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我也很荣幸能够协助老师一起为记者团成员们在能力提升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
主持人:能说一说你对校报和记者团的期待吗?
罗瑛:可以说校报曾陪伴了我的整个大学时光,陪我走过青春岁月。我希望校报能一直在长中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长中医人。也希望记者团的小记者们,能遇见志同道合的伙伴,珍惜自己手中的笔,用心雕琢笔下的文字,不忘初心,努力为长中医记录那些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
钟幸颖:越努力越幸运
钟幸颖,2018级中医学专业学生,自2020年起担任学校融媒体中心木笔花工作室主任。主持人:作为现任木笔花工作室的主任,你为什么说越努力越幸运呢?
钟幸颖:我刚来这所学校的时候认识了罗瑛学姐,她把我引进了记者团,因此记者团成为了我进入大学加入的第一个学生组织。三年时间,长中医的甲子校庆、祖国七十华诞、建党100周年、校报600期我都一样不落地全赶上了。我想因为很努力所以坚持到了最后,也因此很幸运地赶上了所有时间节点。
主持人: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在记者团的经历?
钟幸颖:不易。刚进入这个组织的时候觉得报纸的文章要求一定很高,事实证明我也没有猜错,有时候一篇小稿改上四五次是很正常的,完成一次大型的采写甚至有可能耗上几周的时间去收集素材,做一名记者是不易的。疫情过后我成为木笔花工作室的主任,半年时间都待在家里,不同年级的成员接触有限,记者培养成为我们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题。校报也正在探求新的发展,加上疫情,课程安排紧凑,让很多校报记者心力交瘁,那半年整个木笔花工作室上到老师下到同学都是不易的,但大家都凭借对校报工作的热爱而坚持了下来。
主持人:既然有那么多不易,你还觉得幸运吗?
钟幸颖:我觉得还是幸运的。在这几年中,我采访过很多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一次采访都是学习和思想的碰撞,每一次接任务都是能力的培养。尽管其中有很多不容易的事,但正是在这些不易中我们和老师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探究校报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不易中努力,在努力中成长,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再有难题也就不难了,这份幸运是努力出来的。
主持人:对木笔花工作室有哪些的寄语?
钟幸颖:对于校报记者而言,报纸是我们的阵地,文字是我们的武器,尽管校报编辑不易,但不易的背后是更多的收获成长,希望大家可以努力攻坚克难,越努力才能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