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出头,憨厚的相貌,不老的童心,弥勒一般的笑容,他就是我的研究生导师王洪峰。提起我的导师,大多数人会想起他的另一个身份——研究生院院长,因此会觉得有一些难以亲近,但熟悉他的人都会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感性。在这段时间的接触过程中,我慢慢地对这种说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王老师时的情景: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见到了王老师——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汉子。初次见面,我有一些紧张,操着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与老师交谈,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老师耐心地听我说话,时不时报以微笑,加以勉励,有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后来,当我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曾与老师谈起此事,询问自己当时的表现如何。老师表示他并不是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是从谈话过程中觉得我是一个上进、坦白的学生。“一个人的性情如何,大体会从她的言行举止上看出来。”老师微笑着说,“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眼缘”吧。”
别看王老师人到中年,他可是一个弄潮达人。在这个微信普及的时代,我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岛——“王氏师门”。在这里,王老师和学生们无话不谈。有时是对当今医疗状况的看法,有时是生活点滴的叽叽喳喳,当然王老师也会时常分享一些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资料,让同学们共同探讨。有一阵儿微信红包特别风靡,所以即使到了晚上或是周末,群里也会非常活跃。有一次正当大家在热烈抢红包的时候,王老师在群里喊话:“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大家是否愿意用这些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呢?”接着老师解释说:“师门有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师姐,她的学生身患重病,急需手术。但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承担相应的费用。这件事情已经确认过了,情况属实。希望大家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老师的倡导下,爱心接力轰轰烈烈开展了起来,每个人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对于老师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对于一个受苦的家庭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看多了一些冷漠的社会新闻,老师的这一举动让我倍感温暖。
王老师绝对是一枚热心肠的暖男,学生的婚礼少不了他的身影。什么?证婚人是谁?当然必是王老师无疑。不论多忙,他总会出现在学生婚礼上,见证每一对新人的重要时刻。然后谆谆教导,为新人送上祝福。曾听一个师姐说起一件趣事,一个同学对老师说我们师门女多男少,针对这个阴盛阳衰的局面,老师是否考虑一下多收几个男徒弟呢。结果老师沉吟片刻,说:“这个可以有。”果然有“暖男”的担当呢。
王老师有一颗不老的童心。老师的生日时。自称“王氏师门掌门人”的他兴致勃勃地在群里发了一条打油诗:“老王今年四十五,兴起南湖走一走,脸红自己喘又吁,半百不及近百人。停步微信刷屏看,满眼生日祝福语。感恩童鞋情意重,抓紧锻炼为师门。”俏皮的话让人忍俊不禁。
这就是我的老师——“长江之哥王洪峰”,一个热心、幽默、感性又不服老的“顽童”。
亦师亦友一生情
研究生院 乔爱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