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再回首
郭颖
泛黄的报纸,早已淡去了墨汁的芳香。轻轻的翻开20年前的报纸,没有熟悉的陌生,有的只是陌生的熟悉……2011年的我们此时正在忙着整理出版建党90周年特刊,1991年的他们又在忙碌什么呢?
同样是文字传递着信息,同样是图片诉说着故事,同样是如火的激情燃烧在青葱岁月里。
1991年6月30日《校报》第96期“纪念建党70周年特刊”正式发行,此期为《校报》自创刊以来第一期套红版报纸。
看着报纸心中不由感慨万千,没有今日的充实精致,有的只是质朴纯真。一样的党旗礼赞板块儿,一样的征文要求,一样的作者,却写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故事却给着读者一样的感动。安国臣老师,一个我通过校报这个媒介认识的作者,通过文字这个桥梁知道的一个文字爱好者,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个名字活跃在校报这张被文字、被期待、被改变充斥的纸张上长达20年之久。从建党七十周年特刊的“金达莱英雄的花”到建党九十周年“党旗礼赞”征文的“爱党、颂党”,诉说着20年的跨度与沧桑,20年的变与不变。
无论是如涓涓细流深入人心的温暖之纹,还是气势磅礴振奋声势的力量之声。每个方块儿字的背后都是情真意切时的流露,都是遇事沉思冥想的结晶。总有思想的火花在碰撞,总有深切的内涵在蕴育。文字描绘了长春中医从学院到大学的发展,用文字传递物是人非的更替与交叠。如画生活、如歌岁月、无悔青春、无悔人生。
歌声留住历史
王月荣
唱红歌,一直是我们庆祝党的生日的保留节目。一批批校友在歌声中成长,一项项建设在歌声中进行,国家在发展,我们也在进步。
歌声照亮历史,精神照亮前程。翻开旧报纸,《长春中医学院报》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特刊(第246期),用两版的篇幅,记录了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暨“党旗颂”师生歌咏演唱会的情况。
报纸是套红印刷,照片是黑白照片,记录了十年前那个舞台上的美丽剪影。那天,我校师生总结经验,规划未来,让红歌唱响,让激情飞扬!还有59名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成为先锋模范中的一份子。那是多么值得纪念的一天。
十年过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拼搏向前。十年会有多大的变化?我们搬进了新校区,由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有了博士授予权,招生规模也一年比一年扩大,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校友回校,怕是免不了一番感慨吧。
如今,我们迎来了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日。而红歌,再一次在校园中唱响。今年,作为一名校报记者,我有幸深入了解了我们的红歌会。因为要做一个关于幕后工作者的专题,我们几个学生记者从头跟到尾,努力记录那舞台上的美丽,舞台下的汗水。今年的红歌会按学院进行,每个学院一天,一连唱了五天。从舞台的搭建,幕布的安装,会场的布置,节目的彩排,表演,一直到最后的收尾工作,全都是老师们带着学生干部和演员努力完成的。
节目自然也是要好好欣赏的,我当时简直恨不得一手一个相机,对着各个漂亮的镜头手忙脚乱。如今看看这些照片和“建党八十周年特刊”上的实在是大不相同了。无论是舞台设计,灯光,还是演员的妆容,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红歌一直在唱,如今却是越来越有“现代范儿”了。这样的红歌,虽是老歌,仍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看看旧报纸上那些面容,学生已经毕业了,老师们有的退休了,离开了我们的校园。但如今我们又有了新面孔,继续在舞台上歌唱。我们也会毕业也会离开,但又会有更年轻的师生,加入这个学校,加入唱红歌的行列。
党的事业,会继续。我们的红歌会继续。那么,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还会听到红歌。让我们大家,共同期待吧。
希望不止,歌声不止。我们坚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学校党组织历程回顾
目前,我校党委共有党员1400余人,这些党员分别属于6个分党委、6个党总支和3个直属党支部中的80个基层党支部(含3个直属党支部),现在的规模与建校初期的1个党支部相比,无论是党员数量,还是基层党组织数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8年10月,长春中医药大学(原长春中医学院)在原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建校初即同时组建了党支部,党组织负责人为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郭刚。1959年1月5日,经长春市朝阳区委组织部批准,我校撤销原党支部,成立总支委员会,济舟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学校总支委员会对全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成立党总支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学校行政工作的集体领导组织。
1962年,学校党总支两次向长春市委文教部送达申请成立党委的报告。1962年7月31日,市委组织部正式发函同意撤销原中医学院总支委员会,成立中国共产党长春中医学院委员会。党委成立后,设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团委。
1962年10月12—14日,学校党委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当时党员98人,到会84人。会议选举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监察委员会。党委由李品三、济舟、汪正、赵新恺、倪述连、王万钧、纪宽7人组成,李品三为党委书记,济舟、汪正为党委副书记,监委会由汪正、倪述连、王万钧、刘振起、王悦、华云贵、黄凤俊7人组成,汪正为监察委员会书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党委工作因此受到重创,李品三、济舟等党政领导和学者专家相继被批斗,党的正常组织生活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学校开始“整党建党”工作,整党建党结束时学校有党员110人,分属基层建立了6个党支部。但这项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起到从乱到治的作用。
197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长春中医学院建制。1983年10月26—27日,第二次党员大会召开,到会党员280人。选举党委委员15名,张仙洲、原一祥、邓明鲁、冯禹莉、黄凤俊、厉纯朴、张天华等7名同志为常委。张仙洲为党委书记,原一祥为党委副书记。选举纪委委员7人,原一祥为纪委书记。
1986年1月29—30日,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召开,选举党委委员11人,选举原一祥为党委书记,李影、张天华为党委副书记,此届党委不设常委。选举纪委委员7人,张天华为纪委书记。
截至1986年底,学校共有476名党员,分属于1个分党委、7个党总支的35个党支部。
1992年11月,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要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中医院校。大会选举产生党委委员17人。常委由李影、王会田、邓明鲁、朱仪娴、王耀廷、黄凤俊、姚德臣等7人组成,李影为党委书记,王会田为党委副书记。选举姚德臣为纪委书记。
本次党代会后,学校调整、合并了党政机关机构,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合并,监察室、审计室并入纪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和统战部合并,学工部、武装部、团委合并,工会和妇委会合并。调整原机关一党总支、机关二党总支为机关党总支和联合党总支。
1997年6月11—13日,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教学领域和各项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把我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中医药院校。大会选举产生党委委员17人,常委会由李影、姚德臣、隋殿军、陈广路、朱学顺、许继增、周立等7人组成,李影为党委书记,姚德臣为党委副书记。选举纪委委员7人,周立为纪委书记。
2002年8月,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以建设新校区、力争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和创办中医药大学为标志的第三次创业。大会选举党委委员19人,常委由毛汉宁、王之虹、赵越、周立、谭禄业、曲晓波、刘宏岩、张毕忠、姜彤伟等9人组成,毛汉宁为党委书记,赵越、周立为党委副书记,选举纪委委员7人,赵越为纪委书记。本次党代会召开时,学校共有808名党员,分属于2个分党委、6个党总支的52个党支部(含2个直属党支部)。
2006年学校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重新的设置和划分,设置了分党委1个,党总支11个、直属党支部2个,党支部72个(党员总数1200余人)。在党群部门设置上,团委成为独立的正处级单位。
2009年1月9—10日,学校党委召开了更名后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大会选举党委委员21人,常委由陈海英、王之虹、周立、曲晓波、刘宏岩、周进、姜彤伟、宋柏林、孙星等9人组成,选举陈海英为党委书记,周立为党委副书记。选举纪委委员7人,周进为纪委书记。
(史明忠根据学校校史、档案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