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视频影像
 
尚无内容。
 
新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奋进长中医 > 正文

奋进长中医

向着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目标迈进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19:25     文章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体迁入净月校区以来的十年,是艰苦创业的十年,是顽强拼搏的十年,是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回首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高校大扩招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亟待改善提高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两大瓶颈。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原领导班子酝酿筹划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认真分析学校办学传统、学科优势和资源条件,积极拓展办学空间。1999年扩招后,异地建设新校区就已经纳入校领导班子的议事决策日程。2000年8月22日,学校与长春净月开发区签订了购置土地的协议。2001年5月,学校净月校区建设破土动工。2002年8月,长春中医学院第六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了建设新校区、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更名中医药大学的发展战略,并把完成这三大战略打造成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在这三大战略中,净月校区建设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艰苦奋斗,柳绿花红、芳草茵茵、楼宇广厦、设施齐全的新校区拔地而起,大气磅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2002年10月4日,长春中医药大学净月校区一期工程胜利竣工,学校主体迁入净月校区。这是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里程碑。它不仅使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它也是学校真正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折点。学校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同步发展。

十年来,学校取得了十件具有标志意义的办学成果:2003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是“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唯一一所获得博士授予权的学校,同时也是全国行业唯一一所获得博士授权的学校。这标志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实现了新的跨越。2004年,学校成为省属重点高校,省领导评价我校是全省综合办学指标最好的学校之一。2006年,学校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通过本科评估,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2008年,学校与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人参药食同源工作,为打造我省千亿元人参产值,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中医学、中药学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是当年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一所获批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2009年,学校附属医院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标志着我校脑病和心病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国家名老中医、中医急症学创始人、我校终身教授任继学荣获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学校获得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国家和省政府将拨付近1.6亿元资金支持学校建设中医药创新实践中心,这是学校建校史上获得的最大一笔项目资金,将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标志着我校跻身于国家中西部高校百强行列。

过去的十年,是办学条件根本改善的十年。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是10年前的20倍。校舍面积46.7万平方米(含附属医院及二部新建大楼面积),是10年前的15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2亿元,是10年前的14倍。馆藏图书93.5万册,是10年前的4倍。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建成了全国中医药院校和省属高校中水平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成为学校标志性建筑。规划设计并基本建成了龙湾、日月双子座、三才轩、四象城、五行宫、六君子居、七星百草园、八卦广场、九宫核心建筑群等为代表的特色校园建筑。

过去的十年,是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十年。学校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层次,现已成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文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为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生规模是本世纪初扩招前的5倍。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成绩。学校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4项。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38部。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连续多年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去年达到96%,居省属高校前列。我校学生先后荣获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银奖。回首十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走过的风雨历程,令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是:这十年来从中医大校门走出的1万余名学子已经在祖国各地生根、开花、结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大部分都已成为了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过去的十年,是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的十年。建成了19个国家局重点学科。形成了以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为核心,以省级名师、名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代表的优秀人才队伍。十年来,学校获得纵向科研课题1563项,横向课题129 项,合同总经费达1.3亿元,到位经费1亿元。承担了“973”、“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药物创制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9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63项,实现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伴随学校事业的发展,教职工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教职工人均年收入由2002年的1.5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6 万元。

过去的十年,是办学影响持续提升的十年。学校的附属医院牵头组建了吉林省中医医院集团,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中医“治未病”中心,成为了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附属医院的专科专病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行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医院床位数、年门诊量、医院年收入均较十年前成倍增长。附属医院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吉林省区域发展和决策咨询工作,多次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高质量的决策建议并被采纳,为推动我省人参产业、健康产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学校与政府、企业、国内外大学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校等多层次的全面合作100余次。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八届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第八届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校长论坛、举办了世界中联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学校先后荣获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时任省委书记王珉、时任省长韩长赋、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国家和省市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积累了以下经验和启示: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十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都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医药大学、怎样建设中医药大学”这两个根本性战略问题,纳入学校的顶层设计,并写进了学校的党代会报告和发展规划中。通过精心谋划、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蓝图,在全校干部和师生员工中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同奋斗的共识。

二是注重抢抓机遇。十年来,学校之所以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的历史性机遇,以坚定不移的办学信念、不言放弃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蓄势高远的战略眼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实现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三是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十年来,学校始终注重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坚持内涵与外延齐头并进,将其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办学成就,显著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

四是注重抓牢特色优势。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科专业特色,突出中医、中药骨干学科的优势地位,立足吉林,服务吉林,以助推吉林发展为自己的自觉使命,走学研产相结合之路,不断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五是注重争创一流业绩。十年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医大”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理想从未动摇,奋进的脚步也从未懈怠。建设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已经成为全体“中医大”人最广泛、最坚定的共识,成为我们创造“中医大”新的辉煌的不竭动力源泉。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以一流的业绩,加快推进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建设步伐。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所有曾经和正在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辛勤耕耘、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历届校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净月校区建设付出艰辛努力的指挥部成员和建设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学校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对学校发展给予鼎力支持帮助的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净月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和有关厅局领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给予学校热情关心、大力支持、深切爱护和全面帮助的海内外同仁、社会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们。

面对未来建设百年强校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必须以更大的勇气,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善于经营管理好我们的大学;我们要走出去请进来,走开门办学之路;我们要把学校办成一个全方位、三维立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健康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人才。争取到2020年,学校的重要办学指标达到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水平,进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先进行列,走在国家中西部地区百强高校的前列,成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并肩前行,为实现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新目标,为谱写长春中医药大学发展的新篇章,再创长春中医药大学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再奋斗!

(本文是校长王之虹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体迁入净月校区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减,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