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在养生保健、疾病治疗等方面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地位。2024年8月13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调研我校作出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学校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团队研究制定《长春中医药大学关于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全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参发展科普宣传专班就在这一背景下成立。
专班融合了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科研处、医院管理处、附属医院、三附院、基础医学院、人参院、博物馆、图书馆、学术期刊社等多部门力量,成立以来围绕人参文化宣传、学术氛围营造、研究成果推广等方面认真谋划工作,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文化提升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人参文化建设与科普宣传,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人参科普宣传推广举措,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且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为提升公众对人参的认知水平,促进人参文化的传播与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各类传播平台 强化人参文化宣传
为了更好地宣传人参文化,专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通主流媒体平台、短视频社交平台以及校内各类宣传阵地之间的联通渠道,在线上线下多方面开展人参科普宣传工作,极大地拓展了科普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借助主流媒体发声。专班与吉林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在吉林卫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开设《人参讲堂》专栏,围绕人参功效、起源、资源分布及临床应用等进行全方位阐释。截至2025年3月已经推送30期。吉林卫视新闻联播《爱上吉林》专题节目先后推出我校优秀校友仝小林院士和药学院刘莉老师的专题报道,长春广播电视台《长春新闻》栏目专题介绍我校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人参馆以及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的人参科研成果。
借助社交平台发力。依托短视频平台力量在全网宣传人参文化,学校与省委网信办合作开展网络主播进校园活动,邀请互联网平台代表、网络主播、网络名人到校采风,让专家与网络红人面对面交流,有力宣传了吉林人参文化。吉林组工《人参宝宝》上线之初就获得1.4万人次关注。抖音平台推送的《雪饼猴带你领略人参文化》浏览量达到了22493次。三附院承办人参短视频大赛,来自全省各地40余家单位报送近350件短视频作品参赛,选手们用短视频的形式让老百姓对人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校以及两所附属医院充分发挥微信平台作用,多方位宣传人参文化,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推出《人参好物推介》专题推文,转发吉林广播电视台《科学家的声音——张伯礼院士说人参》《人参讲堂》等视频节目,进一步让广大师生了解人参。附属医院公众号发布28篇人参文化科普宣传文章,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13篇人参科普文章,这些文章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校内人参科普阵地展示。校史馆和博物馆是学校开展人参文化宣传的两个重要阵地,通过对校史馆增加人参文化成果和科研成果展示专区、优化博物馆人参展厅、校史馆讲解词、强化讲解员队伍培训等措施,更好地发挥两个场馆近距离传播人参文化的作用,2024年10月以来,累计接待社会各界访客万余人。两所附属医院启动建设以人参为核心的中医药文化馆,其中,附属医院400平方米的人参文化馆展区已投入使用,三附院人参文化展馆也即将启幕,两所医院的文化馆全部建设完成之后,将对人参文化的科普宣传产生巨大的辐射推广效应。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营造人参学术氛围专班依托学校丰富的人参文化研究成果,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出浓厚且富有活力的人参学术氛围,有力推动了人参研究与文化传承。
在图书馆二楼,人参图书展览成为一道独特的学术风景。展览区陈列着300余种人参相关书籍,从古代典籍中对人参的只言片语描述,到现代学术专著的详尽阐释,从人参种植技术的探索,到药理作用的深度剖析,无一不有。读者们穿梭其中,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流,在书籍的海洋里感受人参知识的浩瀚,开启求知的新旅程。图书馆还在网站和公众号开设“人参文献专题库”,每周定期推送人参科普著作或研究资料。
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集结专业团队全力翻译韩国的《人参保健大全》(英文版);由孙佳明教授主编、吉林省科技出版社负责出版的《药王的人参方》口袋书即将付梓;学术期刊社围绕《中医药历史与文化》人参学术集刊,与业内专家就选题及约稿事宜展开深入研讨与论证,有望为学界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人参研究成果的优质载体;基础医学院精心编写的三本人参历史文化科普教材将为下一步人参知识普及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系列人参主题的学术会议与讲座也接连举办,附属医院、吉林省人参科学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和讲座,为推动人参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以及促进国内外人参领域的交流合作筑牢了科技根基、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还将有更多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活动持续推出,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智慧。拓宽人参科普渠道推广宣传研究成果专班积极拓展人参科普渠道,组织形式多样的人参科普活动,力求将人参文化知识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尽快形成全社会关注人参、了解人参、喜爱人参、消费人参、投入人参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梳理成果,展现科研实力。实时报道学校有关人参决策咨询建议,梳理汇总人参科研成果和特色产品。《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科研成果汇编》初稿已完成,将精准呈现学校人参科研实力,助力成果转化与领域发展。
推广人参膳食,弘扬膳食文化。两所附属医院通过组织中医药文化夜市以及中医大集等活动,将人参药膳作为重点推广内容,积极向广大民众普及人参药膳知识与文化。其中,三附院精心研制的“9种体质人参药膳”表现尤为突出,在第二届广西中药药膳大赛中崭露头角,赢得广泛赞誉,后又在长春健博会大放异彩,火爆出圈,在为期4天的展览期间累计接待市民高达4.1万人次,充分彰显了其独特魅力与受欢迎程度。附属医院深入挖掘古代典籍资源,系统整理与人参药膳相关的珍贵记录,借助医院公众号以及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定期推送人参药膳内容,为人参药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人参膳食产品在民众中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组建科普宣讲队伍,深入基层服务。在科普宣讲方面,专班以“三服务三提升工程”为重要依托,借助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深入基层一线,大力宣传人参文化成果,切实服务百姓健康。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进义诊进社区活动,将人参科普知识送到居民身边。自“三服务三提升”工程启动“参”入健康生活党建项目创建活动以来,共收到申报项目15项,涵盖人参科普宣传、人参主题志愿服务、人参研究成果推广、人参学术氛围营造等4个方面,博硕医疗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先后走进45个社区开展人参科普宣传、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等活动200余场次,发放人参玫瑰饮42盒、人参蜜片60袋、白蛋白肽14盒、益生菌固体饮料144盒,服务社区居民5000余人,积极推动人参走进千家万户。在组织部、校团委等部门组织协调下,机关党委、图书联合党总支、医药信息学院党总支、针灸推拿学院党委等多个基层党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人参科普相关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0余场。两所附属医院已成功举办了16场人参科普宣讲活动,这些活动内容详实、形式多样,深受欢迎。
精心筹备书法专辑,丰富文化表达。专班通过挖掘经典古籍文献,围绕典籍对人参论述的名言警句诗句,邀请国医大师、名医名家和在校学生创作书法作品并汇编专辑出版,进一步丰富人参文化的多元表达形式,拓展其文化影响力的边界。已顺利完成47幅人参主题书法的复制品制作,相关策展工作也圆满收官。
下一步,专班将持续优化科普策略,创新宣传形式,汇聚更多力量,使人参科普之路越走越宽,让人参文化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大健康事业与人参产业的协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